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第一模块教育学原理判断题答案解析

http://anhui.hteacher.net 2023-11-29 09:05 安徽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一模块教育学原理判断题答案解析

1.【答案】正确

【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人类及其社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创造了文化,教育只能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动物界没有文化,其群体生活是生物遗传行为。故本题正确。

2.【答案】错误

【解析】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是古代学校教育的显著标志,是与原始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的最主要区别。故本题错误。

3.【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故本题错误。

4.【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题干表述混淆了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概念,故本题错误。

5.【答案】正确

【解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制约教育的发展,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故本题正确。

6.【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故本题错误。

7.【答案】正确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其中,“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本题正确。

8.【答案】错误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发展都有制约或影响作用。故本题错误。

9.【答案】错误

【解析】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故本题错误。

10.【答案】正确

【解析】学校教育在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即时教育价值是当下教育的价值,让个体在以后更好地进一步发展是延时教育价值。故本题正确。

11.【答案】正确

【解析】同流而不合污,反映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故本题正确。

12.【答案】正确

【解析】做到因材施教,正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故本题正确。

13.【答案】错误

【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三点:(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及需要。故本题错误。

14.【答案】正确

【解析】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题干是对智育的概念的描述。故本题正确。

15.【答案】正确

【解析】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高度发展。故本题正确。

16.【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故本题错误。

17.【答案】错误

【解析】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制度不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故本题错误。

18.【答案】正确

【解析】《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施。故本题正确。

19.【答案】正确

【解析】终身教育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教育制度。故本题正确。

20.【答案】正确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是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要构建终身化的学习型社会,主张“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故本题正确。

21.【答案】正确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3 个阶段。最高阶段是关注学生,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故本题正确。

22.【答案】错误

【解析】教师职业角色具有多样性,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只是其中的一种角色。故本题错误。

23.【答案】错误

【解析】叶澜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题干中的描述属于美国学者凯兹的观点。故本题错误。

24.【答案】正确

【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本题正确。

25.【答案】正确

【解析】螺旋式编排教材是指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相对于直线式编排教材,螺旋式编排教材的优点是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故本题正确。

26.【答案】正确

【解析】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课程的实质是经验;儿童及其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强调课程组织的心理化;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故本题正确。

27.【答案】错误

【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因此,校本课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课程。故本题错误。

28.【答案】正确

【解析】目标评价模式是美国课程评价专 家泰勒提出的,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泰勒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故本题正确。

29.【答案】正确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故本题正确。

30.【答案】正确

【解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意思是需要老师灵活选取并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方法。故本题正确。

31.【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工作五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故本题错误。

32.【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故本题错误。

33.【答案】错误

【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题干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要采取不同的教育,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故本题错误。

34.【答案】错误

【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就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的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观察榜样行为而进行的,而个体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上行下效”意思为“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体现了榜样法。故本题错误。

35.【答案】正确

【解析】品德的构成要素有知、情、意、行等,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故本题正确。

36.【答案】错误

【解析】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属于外在教育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内在品德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不同的。故本题错误。

37.【答案】正确

【解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故本题正确。

38.【答案】错误

【解析】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班级教学活动,是占时最多,贯穿班级始终的活动。主题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主题班会是主题活动的系列之一,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故本题错误。

39.【答案】正确

【解析】班风是班集体发展水平的标志,班风建设包括学风、纪律、习惯、主人翁意识、道德、审美、文明礼貌、体育、卫生等诸多因素。故本题正确。

40.【答案】错误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而班主任需要把对后进生的转化放在个别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故本题错误。

原文标题:第一模块教育学原理判断题答案解析

文章来源:安徽华图教师(MD5:b17ade627ff708ffadcb697fc2d6d6e4)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安徽分校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安徽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年事业单位D类备考手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三模块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一章第六节文学综合第三模块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一章第一节二、填空题答第二模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语文案例分析中学(六第二模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语文案例分析中学(五第二模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语文案例分析中学(四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